文:MenClub 魏文青  
POSTED ON 08 Apr 2022

我記得當年初入行時,整個新聞媒體業都在說「紙媒沒落」,當中最顯眼的例證之一,是車媒。早年香港本地車書相繼停刊,但近年YouTube上講車的頻道卻如雨後春筍不停冒出,而且Fans數目穩步上升,甚至連原本於香港名氣最大的車書中工作的Edmond、龍Sir與阿符 (姚子浩),都毅然跳出大公司,自立YouTube頻道「REV」。

三人組合,不禁令人想起英國《Top Gear》的三位主持,實際上三人的定位亦頗為類似:Edmond於車媒的資歷最深,1992年就已經開始寫車,後來擔任車書總編,近年亦開始亮相拍片,而且熱愛「Power!!」像負責掌舵、但說話不會得罪人的Jeremy Clarkson。實際上三人自立的決定,亦是Edmond拍板。

「我覺得傳媒的形式及生存方法改變了,特別是近這五、六年,」說起自立頻道的原因,Edmond一針見血地說。「作為一個傳媒,現在還需不需要背靠一個大平台呢?原來是可以不需要的。平台再大,大到有如《蘋果日報》,還是大不過YouTube、Facebook、IG。所以還需不需要,在一間大公司裏、有很多人支援、才能做得成一件事呢?現在只要勤力一點,我覺得同樣可以做得成,甚至變化可以更多。」他說一段時間前就已經和阿符商討過未來的方向,只是在等他自己作出決定,到後來龍Sir亦有意加入,「既然集齊Do、Re、Mi,那就不如搞啦!」

而要數出鏡資歷最淺的,反而是德高望重的龍Sir。龍Sir有多年製作汽車零件經驗,對汽車機械極為熟悉,亦曾為多本車書撰寫專欄,但要論出鏡拍片,則只是由兩年前的「龍Sir教室」開始。亦正因如此,龍Sir對於媒體轉型的感受最深。「我最初寫專欄,寫了十幾廿年,當時除了忠實的車書讀者會知道我的名字外,其實沒甚麼人認識我;後來在專欄加上自己的照片就好一點,多一點人認得我;到我們拍了那一年多YouTube,情況又很不一樣,證明多媒體的力量是大得多。」

「多年來,我把一輛車反轉又反轉寫過很多次,有些東西要用文字表達是真的難,反而 (影片中) 我三言兩語,加上簡單的圖片,甚至身體語言,表達到的東西會更加清晰。所以我覺得,時代是變化了,單靠一支筆白紙黑字地介紹一些複雜的東西不再可行。之前拍片的那一年多,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比我以前做得好。」

阿符出身於雜誌及報紙副刊,原本負責旅遊,後來轉為寫車,被Edmond邀請過檔到車書,再到現時的REV,屬三人中的「年輕代表」,最為貼近「YouTube年代」。「當初Edmond說出來自己做,我向他說過一句:如果自己出來做,我們就不再只是一個媒體。以往我們是一個傳媒機構中的一本雜誌,但現在出來做,就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YouTuber,整件事的經營都不同了。我們出來,是要有些改變,而不是把以前的東西複製一次就算數。變一變身份,觀眾也會知道不是一樣的東西。」

Edmond認同阿符說的改變,但他坦言到現在還是不習慣:「怎樣才算是一個YouTuber呢?傳媒我就很清楚,有些原則要守、有些崗位要守。例如,我們以前不能夠說『我很喜歡』某些東西,『很喜歡』是完全出於我自己的內心,是不可以的。作為一個傳媒,特別是評論傳媒,就應該要中立,就算幾喜歡也不應該說出來。反過來亦是,幾討厭的也不能全說出來。但現在當YouTuber,就可以自由一點,把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交代出來。」

「另外現時新的公司,角色也有一點轉變,我就像從頭學過一樣。因為阿符比我倆年輕很多,看樣子也知道啦 (笑),所以是他教我們怎樣去玩新媒體,原來是很多東西要做,現在感覺有一點中伏 (笑)。以前就可以『阿符你做啦』,或者『誰誰誰你幫我做』,現在就要『我做啦,怎樣做的?』」

說到尾,REV就是三人由傳統紙媒,轉為擁抱電子媒體的嘗試。Edmond說,早於十年前其實就已經感到紙媒及電子傳媒的此消彼長,但傳統媒體,特別是有規模的公司分工太細,惰性太大,以至反應速度跟不上變化。「大家都把整件事想得太簡單,於是就應接不暇。我們那時經常說『你做埋啦』、『你做埋個.com啦』,這樣不會做得好。但要公司重新投資一個新的平台,請與經營報紙一樣多的人去搞一個.com,我想也沒哪位老闆肯——《蘋果》算是異數。」

「我覺得不是文字失去價值,而是人們沒有時間。」阿符補充道。「當你有那麼多免費的東西,用電話、電視、電腦都能夠看到的時候,還有沒有時間去買本雜誌來看呢?未必是不想花那幾十蚊,而是真的沒有那個空閒去看文字。而且像Edmond說的,速度,以前買一本月刊車書,我是看上個月出的新車( Edmond:還要很期待);現在不需要啦,在歐洲發佈新車,我即晚就已經可以直播看到,那為甚麼我還要等過多個月後,買一本車書才看到呢?作為傳媒,是被動的,就算做得再好,傳播媒介沒有變,還是跟不上市場。」

「而且車本身是會動的東西,平面的照片拍得再漂亮,也不及它在路上飛過那麼有型。所以影片的威力強得多。」對於這一點,龍Sir表示十分認同。「我覺得YouTube是與汽車十分匹配的一個媒體。汽車怎樣令到我們開心?他會動嘛!有聲嘛!這些你用文字去表達,其實很沒效率,但一個鏡頭就可以交代。」

「十年前已經有朋友說,你對汽車那麼熟悉,如果在傳媒上工作可以是一個事業。我說,哪有這樣的事?發明星夢嗎?不要弄這些東西吧!我直頭不相信這回事。」龍Sir說,「直到兩年前Edmond找我拍片,相對於我以前想到某些事要寫下來,寫幾個小時是身體上很辛苦,現在在鏡頭前說一會兒,就能夠表達我想說的東西,這個變化很奇妙。短短幾個月,那個反應令我非常鼓舞,越來越有信心去做,也做得越來越開心。」

到成立「REV」之後,龍Sir走出攝影棚親自試車,又再是一個新嘗試,當然亦有需要適應的地方:「因為我太喜歡車,你放一架車在我面前,要我說它十個優點,我一定說得出來;你要我說這架車的缺點,我也說得出,但我真的不太想說。因為我做過車入面的零件、與車廠打過交道,我知道做一架車出來其實很難。汽車製造業是說紀律、規矩、守則,好嚴格、好悶的,但把車做出來了,大家也很開心。你要我試是一架車,然後說這裏不好,那裏不好,這不是我想做的工作,所以我試車真的麻麻地…」

「而試車之外,你問我們這個媒體是不是能做更多內容,我相信可以,但現在未能回答,還在發掘當中。」

對於車媒的另一影響,大概就是電動車、混能車的出現,令「車」不限於「車媒」會介紹,甚至科技媒體也會涉獵。按現時汽車業界的發展方向,不論大家喜不喜歡,相信電動車都會成為主流,屆時車媒還能否獨立生存?

「汽車的本質,是一個可以移動、受控的私人空間,」龍Sir說,「(電動車的) 本質沒有變,所以依然會令人着迷。既然會動,就會有動的特性;既然可以乘坐,就會有乘坐的特性,只是以前有氣、有熱、有聲,現在不同了。所以我相信經過調整, 車媒依然可以適應電動車的發展。」

「感覺上,電動車像是 (未來的) 唯一選擇,但電力是怎樣來的,大家又好像不太在意,好像是幾粒電芯就能搞定的事似的。」Edmond說,「其實應該還有其他選擇,只是目前的政策,令很多國家、地方要很急地去推動電動車。好多年前我去採訪車廠,他們說已經研發燃料電池很多年,十幾廿年,幾時有?答不到你。那時有些車廠覺得燃料電池是答案,但現在因為潮流、因為時間太少,總要做生意吧?於是整個氣氛就變成充電式的電動車是唯一選擇。」

「個人而言就當然不希望是這樣,不希望禁止所有汽油車,因為雖然汽油車是有缺陷,但人就是這樣,有缺陷才覺得美,所有事都太完美的話,就好悶了  (笑)。」

如果Rev三位主持,接下來整世人都只能開一輛車,他們會怎樣選擇?

龍Sir就以技術層面分析:「大約在100年前,馬車還是私人交通工具的主宰時,汽車的出現就曾經引起過類似的紛爭。有人說汽車不行,我隻馬又乖又聽話。一段時間後,汽車就完勝馬車,但電動車要完勝馬車,不是那麼容易。電動車本身也有問題要面對,第一是充電的問題,其實現在也開始遇到,當然你可以起多點充電設施,但第二個樽頸就是整體發電的能力。當整體發展能力受到約制的時候,大家就會商量要起多一點發電廠,那起甚麼類型的發電廠呢?以現在的路線圖,燒煤、燒天然氣都不行,都會釋放二氧化碳,那就核能?但核能就是電動車推手們避諱的話題,而這個問題大家始終都要面對。不用太久的,大家擔定櫈仔,買定花生,好快就會發生。」

「還有第三點,就是電池的回收。」Edmond說,「製造電池的環境破壞,大家也是避而不談。就算有人說出來,也不會廣為流傳進入主流,令大家覺得原來電動車也有污染,還要不少。政府也不想大家談論,因為要走這條路——像是唯一一條路似的。但當街上有100萬部車都是電動車時,那些電池怎樣來呢?大家也要想一想。不在你家門前掘而已,但在別人家後花園掘到爛,最後誰去承擔這個社會的整體責任?這個國家掘完,去掘第二個?」

(完)

Editor: 魏文青

Photo: Dicky ma @ Dicky-manana.com

Video: Ivan、Casper @ MenClub

Styling: Flossie Wong

Wardrobe: Stylist’s own

Speical Thanks: Car Farm